孩子成績一般,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卷? 近年來在國內一考定終身的大環(huán)境下,不僅是高考,中考也堪稱高壓力高難度。每年能輕松進入當?shù)刂攸c中學、進而再成功考取國內外頂尖高校的孩子少之又少。 為了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眾多孩子成績一般的家庭也是操碎了心。一三五課業(yè)輔導、二四六藝術熏陶,周末還要陪孩子參加各種競賽提升活動。更有甚者,內卷從幼兒園抓起,3、4歲就開始安排“超前學習”了。 一通操作下來,孩子辛苦,大人心累。 隨著“雞娃之路”舉步維艱,越來越多家長開始另辟蹊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學校。 國際化學校VS體制內學校/二者有何不同? 課程設置 在傳統(tǒng)體制內教育中,課程科目設置相對固定,這主要是源于其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即中考和高考。因此,這種教育體系普遍采用統(tǒng)一的課程體系,以確保學生能夠打下扎實的基礎。然而,這種標準化的課程設置也有一定局限性,即課程內容相對單一,可能不足以充分促進孩子的綜合發(fā)展。 國際化學校提供的課程內容相對而言更為寬廣且靈活多樣,通常會涵蓋A-level、IB、AP、香港DSE以及OSSD等多種課程體系。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留學目標和個人興趣及優(yōu)勢來自主選擇,這樣的課程設置比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能有效拓寬他們的國際化視野。 學習環(huán)境 傳統(tǒng)體制內學校日常學習環(huán)境中,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中文聽說讀寫能力。學校班級規(guī)模通常較大,尤其是在一些二線城市,班級人數(shù)可能達到甚至超過50人。教學設施和資源近年來隨著教育投入的增加,一直在逐步改善和提升,但中小學目前探究、啟發(fā)類實驗設施相對較少。 國際化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中外教占比相對較大,日常學習環(huán)境中,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部分課程可能采用雙語教學。目前國際化學校普遍采用小班化教學,班級規(guī)模通??刂圃?0至30人以內。大部分國際學校的基礎設施都較為完備,其中很多學校還會投入建設游泳館、室內高爾夫球館、科學實驗室等相關設施輔助學生探索興趣愛好。 教學方式 傳統(tǒng)體制內學校更傾向于應試教育,注重知識點的灌輸和記憶。課程體系遵循國家教育部門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相對固定,以教師以講授為主。 國際學校則強調開放式培養(yǎng),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學習內容如A-Level、IB、AP等,這些課程體系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實踐與應用。通常國際化學校教學方式相對靈活,包括討論、項目式學習、實驗等。 培養(yǎng)目標 傳統(tǒng)體制內學校更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和學術素養(yǎng),以應對國內的高考和升學壓力。強調學生的紀律性和服從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而國際學校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型人才,強調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性思維、領導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對“普娃”來說,國際化學校是天堂or地獄? 可以說,國際化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教學方式、課程設置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而這些特點對于不同學生來說可能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對于某些學生來說 國際學校可能確實是“天堂” 拋開學習能力標準,能夠適應國際學校教學的學生通常更喜歡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喜歡進行探究性學習。 他們中的大部分性格比較外向,享受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交流的機會。久而久之,在國際化的環(huán)境熏陶中,他們逐漸能夠提升自己的外語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間接推動語言、思維等多種學習能力的增長。 此外,國際學校靈活多樣的課程設置,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一些在體制內固定課程考核標準下明顯偏科的學生,在這里就可以通過自由選擇課程,揚長避短,專注發(fā)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然而,對于另一些學生來說 國際學校可能并不那么理想 在先天教育環(huán)境中,也有一部分學生已逐漸習慣于應試教育模式,他們喜歡通過記憶和背誦來掌握知識,樂于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他人的灌輸指導。 對這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覺得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過于靈活,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指導。 而對于其中沒有明確愛好、興趣偏向的學生,國際課程體系對他們而言會是個不小挑戰(zhàn)。比如A-level課程,如何在70多門課程中平衡有學習興趣的科目及更容易得分科目就是一大難題。 部分學生因缺少科學的科目搭配指導,對所選科目缺乏興趣,導致后續(xù)學習動力不足,進而逐漸回歸到類似體制內教育的補習、補課模式中。 綜合多種因素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國際學校 歸類為普娃的“天堂”或“地獄” 綜合來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的學習風格、興趣愛好以甚至擁有的經(jīng)濟條件等都有所不同。 在選擇學校時,家長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孩子的需求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另外小編還要提醒家長們,在國際化學校當中,通常一梯隊的學校會有較為嚴苛的入學能力測試,家長們在擇校過程中,也應當提前了解學校入學門檻,匹配孩子能力基礎,不能忽略現(xiàn)實、一味追求“拔尖兒”學校,給孩子造成更大壓力。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適合國際學校? 留學意向 如果孩子有強烈的出國留學意向,并已有求學心理準備,那么國際學校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國際學校擁有完善的出國留學服務體系,可以避免標準化成績考核下的競爭壓力,另外雙語、全英的教學環(huán)境熏陶,也有助于學生提前適應海外學習和生活。 語言偏向 英語是國際學校的主要授課語言,也是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如果孩子對英語沒有抵觸情緒,將更容易適應國際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即使孩子的英語水平一般,也可以在入讀國際學校后通過學校的幫助和支持逐漸提高。 自控能力 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相對自由,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占比較大。相對來說,具備自控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時間,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綜合素質 家長們不必以孩子一時的學科成績作為其能力的評判標準,如果經(jīng)實踐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在某方面具有明顯興趣,可以善加引導。這些綜合素質及特長會在國際學校得到重視培養(yǎng),如領導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 總結 綜上所述,判斷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是否適合走國際學校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國際學校既有規(guī)避中高考競爭的獨特優(yōu)勢,也有學習全新課程體系的相關挑戰(zhàn)。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個人意愿、性格特點、自控能力、家庭經(jīng)濟條件以及綜合素質等多種因素進行權衡和選擇。 這里小編建議正在考慮選擇國際學校的家庭,可以由家長和孩子一道去學校實地探訪參觀,體驗國際化課程并參加學校組織的入學能力評估,增強對孩子以及國際化學校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理性判斷。 北京展會合作: 張老師手機號微信13120089858 江浙滬展會合作: 彩麗老師手機號微信18701366816 end 讓世界名校為你轉身 名校來了 展望2025,我們將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厚的教育資源,持續(xù)為追求國際化教育的家庭搭建通向未來的堅實橋梁。2025年國際在線教育頻道、名校來了、創(chuàng)世藍海將聯(lián)袂呈現(xiàn)多場擇校盛會,延續(xù)今年的輝煌篇章!屆時將有更多前沿的教育資訊與精彩內容等您來發(fā)掘,敬請期待!! 后續(xù)精彩敬請期待 “名校來了”現(xiàn)已開通各學段家長交流群,如果想要了解更多2025年北京擇校咨詢展會報名相關的信息,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并備注孩子目前所在年級,即可加入相應的家長交流群,與其他家長們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擇校經(jīng)驗與困惑,如有其它問題,小助手也會在第一時間內為您提供詳細的解答。
①特別聲明:本站點注明為"原創(chuàng)"的文章,版權均屬國際教育在線所有,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創(chuàng)”的文章,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聯(lián)系郵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