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4年度“未來之城”夏季展評在廈門收官。來自北京、上海、澳門等19個中國城市的300名小“工程師”展示了47座充滿創(chuàng)意的未來城市,并與專家大咖們面對面交流,進行項目答辯。新府學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7名學生首次參賽,憑借所設計的未來城市模型“光輝群島Lumina Isles”一舉斬獲了中學組特等獎以及最佳論文獎。 “光輝群島”用什么打動了專家評委?初中生的論文能寫成什么樣?短短四個月時間,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光輝群島”項目團隊,了解到這個項目從0到1的過程,了解到這群七八年級學生在短短四個月中的投入付出,也了解到了他們從“外部驅動”到“內部驅動”的巨大轉變。 從左到右依次為:Eddie、Danny、Andy、Howard、Leo、Ada、Alice 本次比賽的指導老師為:Lamasaga、祁思嬋、Clement 什么是“未來之城”? 未來之城®是一項享譽全球的跨學科項目式教育活動,從美國誕生,距今已有30年歷史,每年有來自全球各個國家10萬多名學生參與其中。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設計一座未來100年后的城市為主線,每年聚焦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巧妙將科學、技術、工程、人文和數(shù)學等學科融合,通過項目制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方式創(chuàng)想、探究、設計和建造一座未來的城市,培養(yǎng)了學生真實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全球勝任力及公民意識。 01.從0到1 4個月時間他們建了一座“光輝群島” 從4月到7月,從暮春到盛夏,從0到1,“未來之城”項目團隊的7名學生經歷了人生中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涉獵城市規(guī)劃設計,第一次寫學術論文,第一次做微縮比例的物理模型…… “未來之城”此次夏季展評包含了“生態(tài)化城市”和“電氣化城市”兩個主題,參賽團隊任選其一作為自己的主題。整個賽程包括提交項目日志、城市描述論文、城市報告、物理模型以及進行現(xiàn)場答辯五個環(huán)節(jié)。 項目初始,學生們就開始進行討論,以辯論和投票的方式解決主題選擇難題。最終他們選擇更加前沿且充滿挑戰(zhàn)的“電氣化城市”主題,目標設定為建造一個 100%的電氣化島嶼城市。 七年級的Andy是“光輝群島”的“市長”和主要設計師,他和小伙伴們大膽提出一個假設:百年之前,人類就已經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威脅,但因為種種原因,全球變暖的趨勢未得到阻止。人類的家園在海平面上升過程中被摧毀,大部分市區(qū)沉沒在海底。但人類并沒有拋棄家園,在結合國內外專家團隊的經驗和技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后,終于在百廢待興的島嶼上建立起了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電氣化的“光輝群島”。 “光輝群島”的名字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因為有電就有光,它很符合電氣化城市主題;另一層含義是因為城市建立在古城遺跡上,“光輝”既可以代表對過去的紀念,又可以表達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光輝群島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為人類指明了應對未來種種不確定性的方向…… 光輝群島模型整體圖片 “光輝群島”有很多有趣的設計:內含“碳交易中心”、“商業(yè)CBD”、“海象觀測塔”、教育和娛樂功能的海底龍宮、海洋農場、樹狀服務塔、飛行汽車……而所有設備設施的用電都通過一個龐大的供電系統(tǒng)來保障:潮汐發(fā)電站、海上平臺風光一體發(fā)電站、聚變式核電站、建筑整體式光伏發(fā)電站、溫差發(fā)電站……就這樣,一座能應對未來氣候挑戰(zhàn)且集電氣化、生態(tài)保護、智能化于一體的未來之城誕生了。 成員們制作的“光輝群島”島嶼和規(guī)劃概覽圖 設計方案有了,但是論文的寫作和模型的制作成為橫亙在團隊們前面的兩大難題。 為了完成論文,學生們先做了大量調研,查找資料、閱讀、書寫讀書筆記?!睹绹鴮﹄姎饣茉聪到y(tǒng)影響的技術評估分析》、《美國可再生能源轉型 》、《波多黎各可在 2050 年實現(xiàn) 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工業(yè)智能能源管理》、《我們還需要水電嗎?》……這些都是學生們閱讀的論文素材。 團隊成員閱讀論文后制作的城市規(guī)劃方案 論文指導老師Lamasaga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曾獲全國高中生物聯(lián)賽一等獎,善于跨學科整合式教學設計,也是新府學外國語學校初小部社科類課程負責人。Lamasaga老師這樣說道:“在這個論文形成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思維活躍,但有點過于活躍容易提出過于離譜的方案;有的孩子對于技術細節(jié)掌握很好,很有想法,但是用電腦打字特別慢半天打不出一句話;有的同學很擅長使用設備,但是自身構想的能力不行;有的同學對于措辭和修飾的能力很強,但不擅長憑空構想一個概念再表達出來。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有一個靠譜的結果。然后在閱讀英文文獻的時候,也要靠英文水平更好的同學來幫助其他人。” Lamasaga老師與團隊成員討論 Andy有層出不窮的創(chuàng)意,他于是主攻資料搜集和構建框架,八年級的Ada是大家公認的“靠譜”,也是論文最后成稿的主力。論文從七八千字濃縮到兩千字,從大綱梳理,到逐步細化再到最終定稿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涵蓋了城市概覽、規(guī)劃布局、產業(yè)分布、電力系統(tǒng)、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以及智能化城市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之前從未系統(tǒng)學習過論文寫作的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了這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 模型制作是學生們遇到的另一大難題。 按照項目的要求,模型需要盡量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要包含可動模塊,需要反應未來之城城市設計,同時需要反應挑戰(zhàn)主題解決方案,總體制作成本限定在100美元之內。 學生們根據回收材料制作的部分城市模型 模型制作的主要指導老師是新府學初中部IB設計課老師祁思嬋。獲得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建筑學雙碩士學位的她是學生們眼中當仁不讓的建筑專家,在她指導的學生項目中,和建筑相關的多個主題都讓人大開眼界。 祁老師(左四)與團隊成員的合照 談到此次項目中自己最難忘的環(huán)節(jié),Alice提到了模型制作。“我負責模型中的龍宮部分,制作過程失敗了三次,前兩次是因為被碰倒,第三次則是我自己的心態(tài)崩了,好在最后終于成功了!”祁老師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如數(shù)家珍,Eddie做模型很有天賦,動手能力強,承擔了很多模型制作工作,還能在原有設想上增加很多創(chuàng)意,Howard則是認真投入的典型,被小伙伴們譽為“沉浸式”模型制作者,Ada特別有韌性,總能扛到最后。 Alice正在制作龍宮模型 從0到1,從模型制作的“小白”成長為小“匠人”,學生們各有分工又互相協(xié)助,使用了PVC板、石膏布、丙烯顏料、松木條、灌木藤曼樹粉、模擬燈帶、電動轉臺、塑料紙等材料制作出模型,整體成本僅花費了人民幣504元,模型大功告成。 02.從“外驅力”到“內驅力” 成為了舞臺上最閃耀的星 談到學生們的成長,祁老師認為最大的成長就是由“外部驅動”變?yōu)?ldquo;內部驅動”,學生們的獨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培養(yǎng)。在廈門參賽的2天是4個月備賽的凝縮,也是學生們內驅力充分展現(xiàn)的舞臺。 由于首次參賽,同學們對于第一天交換勛章的環(huán)節(jié)非常陌生,當看到其他團隊設計制作了精美的勛章時,孩子們不禁呆住了,但是很快就有了解決方案——將免費獲得的貼紙作為二次交換工具,最終居然收獲了數(shù)目不菲的勛章。當小組答辯時,作為“市長”的Andy在校服西裝領襟上就掛滿了形形色色換來的勛章,引來專家評委們的注目。 Andy身上掛著滿滿的徽章在答辯 第一天晚上,組委會公布了晉級第二天公開答辯的結果,新府學的“光輝群島”項目成功入圍!孩子們興奮之余,很快就沉靜下來,自發(fā)開始組織進行第二天公開展演的排練,還針對專家答辯進行了20多個模擬提問的演練。所有的努力都獲得了回報!第二天,擔任總主持人的Danny、國外專家Alice、城市規(guī)劃師Ada和Howard、電氣工程師Leo、水利工程師Eddie分別就自己所熟悉的專業(yè)方向與評審專家團隊進行了分享,沉著、自信、中英文表達流暢,孩子們的表現(xiàn)超越了任何一次演練!祁老師興奮地在微信群和參賽成員的家長及老師分享著孩子們演講答辯的結果“答辯結束,完美7分鐘,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Alice還分享了在模型制作過程中的一個小故事,也正是孩子們獨立、自主性的體現(xiàn)。賽事越來越臨近,模型制作的時間緊任務重,隊員們從帶動身邊的同學開始,發(fā)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模型制作中來,切削、涂色這些基礎工作得到了很多同學的幫助,最后“光輝群島”居然成為了初中部學生人人皆知的項目,作為項目大本營的設計教室也成為學生最愛光顧的場所,瞧瞧進展、打打下手,“光輝群島”模型成為了“團寵”。其中一位六年級同學由于超強的手工能力,已經被團隊作為潛力新人,有望加入下一屆“未來之城”項目組中。 老師想說的話 歷經4個月,你們從概念孵化到論文撰寫,從材料探究到模型制作。每一次都是幾乎陷入絕境,而后又絕處逢生。 比賽時,你們從最初的不自信,到流利順暢地完成答辯,再到沖進公開展示答辯時,自發(fā)自主組織排練,并最終得獎。 你們的生長讓我驚喜,你們是最棒的! ——祁思禪 (“未來之城”項目指導老師、新府學IB設計課老師) 家長們想說的話 這次“未來之城”項目不僅是一次學術探索的旅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成長之旅。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作為家長,我目睹了孩子展現(xiàn)出的獨立和責任感。與小學時期相比,Howard不再需要家長的陪伴和督促,他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最后時刻,老師完全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賽,獲得自己的體驗,外驅力提升了他們的內驅力。 ——Howard 媽媽 作為家長,我見證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熱情、創(chuàng)造力以及不斷學習的精神。孩子擔任了電氣工程師的角色,負責設計環(huán)島大壩、風光一體發(fā)電機、核電站以及溫差發(fā)電站等重要能源設施。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需要掌握一系列復雜的概念和技術。在準備過程中,我看到孩子自己積極查閱資料,繪制思路的圖紙與隊友討論設計方案。 更重要的是,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團隊工程師的責任——不僅要追求技術的進步,還要考慮到可持續(xù)性和社會影響。他經常與我們分享他的想法,談論如何讓城市更加綠色、智能。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深有感觸。 ——Leo 媽媽 03.尾聲 新府學初中學子本次競賽的獲獎結果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項目制、跨學科的學習方式,一直都在新府學的日常課程中進行,而中英文的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輸出能力也一直是新府學語言課程中的重頭戲。與學術上的提升相比,孩子們呈現(xiàn)出來的熱情、獨立、自信、責任感更讓每一位老師和家長動容。 “未來之城”是一座橋梁,助力學生們在構想與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全方位提升自我能力,它也如同一扇窗戶,讓新府學所有社區(qū)成員得以窺見未來孩子們的模樣。 為了更美好的世界,為了更美好的自己,孩子們,加油! END 為了幫助廣大有意轉軌國際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擇校規(guī)劃,一站式解決他們的擇校難題,北京第十四屆國際名校來了擇校咨詢會將在10月26日于北京千禧大酒店·二層宴會廳舉辦。屆時,我們不僅會邀請北京各區(qū)50+所各類國際化名校的校長/招生官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洽談,10+位業(yè)內校長大咖和擇校發(fā)表主題演講,還有多位擇校/升學/留學等不同領域的咨詢專家為家長一對一答疑,歡迎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與! 近期展會信息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教育擇校咨詢會 時間:10月26日12:30-18:00 地點:北京千禧大酒店 (地鐵10號線金臺夕照A西北口) 點擊下方圖片 立即預約10月?lián)裥U归T票 “名校來了”現(xiàn)已開通各學段家長交流群,如果想要了解更多2024年北京擇校咨詢展會報名相關的信息,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并備注孩子目前所在年級,即可加入相應的家長交流群,與其他家長們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擇校經驗與困惑,如有其它問題,小助手也會在第一時間內為您提供詳細的解答。
①特別聲明:本站點注明為"原創(chuàng)"的文章,版權均屬國際教育在線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創(chuàng)”的文章,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聯(lián)系郵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