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錯誤的選擇——背道而馳的人生
小A和小B的故事
這是小編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為了不暴露個人信息,暫且成為小A和小B吧,其實說起來有好幾年了,現(xiàn)在應該都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了。
小A和小B初中時是同學也是好朋友,兩人成績不相上下,但是小A的理科比小B好一些。剛好那年中考理科比較難,小A發(fā)揮不錯,本來以為能上個普通高中就滿足了,但沒想到,超常發(fā)揮的小A居然達到了重點高中的分數(shù)線。雖然進不了重點班,但畢竟是跨入重點高中的門了,這下把小A家長樂壞了。當即決定讓孩子進這所重點高中,并決定動用一些所謂的“人際關系”,讓小A進重點班。最終,小A如愿以償?shù)倪M入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成了所謂的“尖子生”。而小B呢,雖然穩(wěn)定發(fā)揮,但也是勉勉強強剛好達到重點高中的分數(shù)線,于是,小B去了普通高中的重點班。三年下來,小B在班級里始終昂名列前茅,學校和老師也把孩子當寶一樣的重點培養(yǎng),最終小B高考時狀態(tài)很好,后來考進了一所211大學。反觀小A呢,進入重點班后因?qū)嵲诟簧现攸c班學習節(jié)奏,在經(jīng)歷兩次模擬考試后被刷了下來進入了普通班,小A自信心遭受打擊,學習也變得不積極,慢慢的在普通班也開始跟不上進度,期間,覺得壓力太大,還多次要求轉(zhuǎn)學,最后高考時分數(shù)竟然擦邊本科分數(shù)錄取線,又一次變成了“雞頭”和“鳳尾”的抉擇。
小A和小B的故事令人唏噓,一次錯誤的選擇,竟然造成了后來如此差距懸殊。但其實,他們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那么,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好學校和普通學校,重點班和普通班,到底該怎么選,才能避免這種悲劇呢?
二、到底做雞頭還是鳳尾?
教育選擇不是一時腦熱的突發(fā)奇想,而且一次慎重的人生規(guī)劃。
我的建議是,別一味盲目追求“重點”的名頭,結果讓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了自信和快樂。家長們還是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讓孩子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做出最優(yōu)選擇?到底選重點高中的普通班,還是普通高中的重點班,這還要看孩子的幾個關鍵點:
1. 抗壓能力
假如孩子抗壓力差,需要得到更多關注和重視的,在普通學校重點班,肯定可以獲得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繼而促使成績提升。有些孩子學習能力不弱,屬于越挫越勇的類型,這些孩子在重點學校的普通班會有更多的追趕目標,從而成為學習的動力。
2. 自學能力
怎樣才能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呢?比較簡單的一個判斷辦法就是,假如初中學得比較輕松也能錄取到目標學校的話,適應學校的教學節(jié)奏是沒多少問題的。假如是初中學得比較吃力,通過大量補課才勉強獲得目標學校錄取的話,那樣跟不上可能就是大概率事件了。選擇重點學校需要勇氣更需要好好規(guī)劃,考慮一下假如跟不上要怎樣補救的問題。
3. 自制能力
進入高中后,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學能力很重要。重點高中的普通班,老師的管理一般不會那么嚴格,如果孩子能管住自己,合理安排時間,自學能力又比較強,那孩子也能在班級中脫穎而出。但如果孩子自制力差,容易分心,那可以考慮去普通高中的重點班,那里老師管得更嚴一些,對孩子會更好。
4. 中考發(fā)揮情況
如果孩子中考考砸了,但平時成績不錯,那可能是個失誤。這種情況,家長幫孩子分析原因,看看是心態(tài)問題還是別的什么原因。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失誤,平時成績很有實力,那可以考慮去重點高中。如果孩子平時成績就那樣,中考也沒差太多,那可能還是選普通高中的重點班更穩(wěn)妥。
三、其實人生是曠野
人生不是軌道,跳出選擇怪圈!
其實說到底也不是只有重點班和普通班兩種選擇,還有一條路可選,那就是跳出這個所謂選擇怪圈,走出體制內(nèi),給孩子轉(zhuǎn)軌國際教育。上一個好大學的路徑只能是進入重點高中、重點班級嗎!如果進不去孩子們的未來就沒有出路了嗎?不是的,世界是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也是形形色色的,通往名校的路不是只有中考、高考這一條,國際教育才真正是一條越走越寬的路!
前段時間公布的2024QS世界大學TOP100排名中,美國、英國、澳洲、新加坡、中國香港這些熱門留學目的地中,進入全球前100的大學共有60所。相對小眾的留學方向:歐洲、南美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共35所進入前100。而中國大陸地區(qū)只有5所大學進入前100,分別是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交大。對于大多數(shù)的普娃來說,想要考進全球前100的5所中國大學,可以說是“地獄”級別的難度。而對于國際學校學生來說,選擇范圍將被拉大數(shù)倍。用一句話來總結:付出同樣努力的孩子,在體制外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和offer。而且選擇國際教育軌道的孩子,可以走出國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歐洲、北美、澳洲,接觸不同的文化、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也會變得多元化,他們的未來也有了更多選擇,將來可以選擇留在國外,也可以回國生活和工作。
知道如何在競爭考試中取得第一、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也許是中國學生的通病。而國際教育更加尊重孩子作為一個“人”的感受、看重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那些選擇國際學校的孩子才不是隨波逐流,他們只是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①特別聲明:本站點注明為"原創(chuàng)"的文章,版權均屬國際教育在線所有,未經(jīng)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創(chuàng)”的文章,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聯(lián)系郵箱:858617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