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凱文出發(fā),向世界奔跑 朝陽凱文對“全球視野、全人教育”的培養(yǎng)信念堅定而明確,在校內(nèi)更是從多方面入手。 通過開設(shè)多種類國際課程、組織高水準國際交流活動、引進世界頂尖國際教育資源等方式,引導(dǎo)學生接觸不同文化,增進對世界的認識。 教師團隊同樣需要以具備國際化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基本條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共同為學生的國際化發(fā)展提供支持。 ?? 號外!號外! 各國大使館“搬”進朝陽凱文校園啦!?? 近期想要申請簽證的朋友們請放心,小編說的不是外交事件,而是朝陽凱文國際課程項目(ICP)的初中生們精心籌備的一場探究項目式學習(PBL)—— “國際文化嘉年華”! 學生們化身“文化大使”,通過項目式學習(PBL)的方式,全方位探索各國的歷史、地理、風俗、傳統(tǒng)、美食、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并以生動的展覽、互動體驗和精彩的演講,向大家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 小科普: 什么是PBL ? 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種動態(tài)學習方法,學生們通過主動的探索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和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領(lǐng)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鍛煉了創(chuàng)造力、團隊合作和領(lǐng)導(dǎo)力、動手能力、計劃以及執(zhí)行項目的能力。 除此以外,對項目的選擇也可以讓學生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對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鍛造面向未來挑戰(zhàn)的能力。 目標 沉浸式探索世界文化,擁抱多元之美 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圍繞真實、復(fù)雜且具有吸引力的問題 在一段時間內(nèi)展開深度探究 在解決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提升技能 教育全球化、國際化,已然成為當今重要的必然趨勢。具備全球化競爭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重要的教育實踐。 朝陽凱文國際課程初中部的同學們在英語組和人文組老師們的引領(lǐng)下,全身心投入到了此次國際文化學習成果展中。每個班級通過抽簽確定需要介紹的國家,采用展板制作、實物展示以及現(xiàn)場演講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現(xiàn)他們的理解和思考。 三天的小組討論與準備; 如何搜索文獻并正確引用文獻; 如何利用圖表樹立信息; 如何進行小組合作; 以及如何更好地進行口語演講…… 在這次以完成項目為導(dǎo)向的學習活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將其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最大化,實現(xiàn)跨學科的學習與應(yīng)用。 “ 這次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們對相關(guān)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發(fā)展等多角度的人文知識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實際情景中鍛煉英文語言技能,并以生動有趣的形式為未來進行跨文化交流做準備。整個嘉年華由學習成果展以及以學院為單位的趣味知識競答兩部分組成,寓教于樂,在豐富的參與形式中達成同學們的學習目標。” —— 來自人文組教師 董老師 過程 探秘,揭秘,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狂歡 在真實情境任務(wù)下,孩子們從零開始準備 展示中,運用“可視化思維”梳理要點 創(chuàng)造深度理解的學習體驗,展示自己的個性 “大使館參訪”環(huán)節(jié) 加深對不同文明形成過程的理解 同學們將一間間教室裝飾成代表著15個不同國家的大使館,其他班級的同學來參觀時,還會通過文化陳列、游戲和活動等互動形式來共同探索和了解這些國家。 成果展現(xiàn)場,同學們的興奮與熱情令人印象深刻,他們積極分享著自己的研究成果,每個展臺都凝聚了學生們大量的時間與心血,他們?yōu)樽约核鶆?chuàng)造的內(nèi)容感到無比自豪。 文字在此時已經(jīng)顯得蒼白無力, 小編選擇直接上生圖…… 國際文化嘉年華 現(xiàn)場掠影 小編和家長們的眼睛、耳朵根本不夠用,全程都是這里看看、那里聽聽。許多同學甚至還通過精美的藝術(shù)品、手工藝品,為參觀者設(shè)計有趣的問答游戲,將展臺布置得別具一格。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對細節(jié)的關(guān)注令人贊嘆。顯然,學生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異國的文化。 8年級 澳大利亞使館 我們的展板由沙漠和城市兩部分構(gòu)成,將澳大利亞標志性的建筑物悉尼歌劇院為分割線。 沙漠地區(qū)獨特的動植物,被我們用文字和繪畫表述出來,這樣,觀眾就可以更加直觀地感知到澳大利亞擁有多元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與城市部分中的地標建筑相得益彰,使我們可以在保證展示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也展示了澳大利亞先進的科技與經(jīng)濟。 —— 來自8年級學生 Angrisani 7年級 南非使館 我們非常享受這次活動!平時我們就對各國的人文趣事很感興趣。原來南非從被殖民開始共有6面國旗,每一個都意義非凡。制作展板時,我們將每個小組成員的想法都融合在一起,這對小組合作配合度是個極大的考驗?;顒赢斕?,我們分工講解了整個項目展板,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到南非這個有趣的國家。 團隊協(xié)作、口頭講述都是這次活動有趣的亮點。我們組更是在后面的搶答環(huán)節(jié)奪得了冠軍,感謝Panpan的手速,感謝Taizi和Jackson關(guān)鍵題的回答。這些知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希望能夠參加更多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 來自7年級學生 Leo “過程”與“結(jié)果”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自古以來就引發(fā)著人們的思考。 在小編看來,突破自我的過程似乎更有價值。 它是我們學習與成長的足跡,是生命體驗的積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些經(jīng)歷塑造了獨一無二的我們,賦予生命豐富的色彩。 收獲 到底是誰的DNA動了? 整場活動下來,最興奮的不應(yīng)該是學生嗎 還真不是 原來是他們 什么是實力?怎么才算優(yōu)秀? 學校舉辦的這次活動足以證明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出類拔萃,知識競答的舞臺上Tiger隊的他們是那么耀眼奪目,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充滿自信、看到了團隊精神、看到了遇到問題時的冷靜和思考、看到了對題目迅速做出判斷和反應(yīng)、看到了失敗還不放棄的決心和勇氣…… 這些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而是日復(fù)一日在學校這么好的學習氛圍和老師們的知識滲透下形成的結(jié)果,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更加懂得了通力協(xié)作。我想說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為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祝愿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 —— 來自7年級學生家長 As an international teacher, attending the International Fair was an absolutely rewarding experience. What stood out most was how the students were able to communicate some of their findings using words and phrases they learned in of other languages such as Spanish, Arabic, Japanese, Italian, and French. It was heartening to see students confidently experiment with new phrases and interact with visitor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highlighting not only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their deep interest in connecting with others across cultural boundaries. One of the most heartwarming aspects of the event was seeing students so excited to teach their teachers about thei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s. This role reversal was a beautiful reminder of the reciprocal nature of learning, where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engage in mutual discovery and respect for each other’s heritage. It was truly an honor to be part of this extraordinary celebration of our world’s cultures. 作為一名國際教師,參加這次國際文化嘉年華是一次極其有意義的經(jīng)歷。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學生們能夠用他們在其他語言課程中學到的詞匯和短語,如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意大利語和法語,來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看到學生們自信地嘗試使用新學的語言與參觀者互動,不僅展現(xiàn)了他們的語言能力,更體現(xiàn)了他們對跨越文化界限、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的濃厚興趣。 活動中最溫暖人心的部分,莫過于看到學生們?nèi)绱藷崆榈叵蚶蠋焸兘榻B自己的文化背景。這種角色互換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雙向性——學生和老師在互相探索與尊重中共同成長。 能夠參與這場非凡的世界文化慶典,我深感榮幸。 —— 來自國際課程項目外籍教師 Omar老師 用英語進行資料檢索、整理信息、撰寫展示內(nèi)容,并在“大使館參訪”環(huán)節(jié)用英語與訪客交流。從最初的表達生澀,到后期能夠自信地進行流暢的講解。一系列操作下來,學生們的英文口語表達、學術(shù)寫作、信息整合的等能力都得到了飛躍的提升。 項目式學習強調(diào)基于真實問題的探究,學生們從地理、歷史、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角度學會了如何篩選有效信息、歸納要點、制作邏輯清晰的報告,獨立研究能力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節(jié)節(jié)攀升。 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讓學生們對世界的多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們不僅學會了尊重差異,還勤于找出相似點,這種理解與尊重培養(yǎng)了學生們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 項目的成功依賴于小組合作,學生需要合理分工、共同決策、相互支持。在準備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如何傾聽他人意見、有效溝通、解決團隊內(nèi)的分歧,社交能力得以增強,這些都是未來學習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 來自“國際文化嘉年華”活動組織者 英語組教師 吳老師 朝陽凱文“國際文化嘉年華”學習成果展 不僅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次讓所有參與者換位思考、慶祝多樣性,并欣賞各種文化獨特魅力的機會。 在一個理解與包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的世界里,希望朝陽凱文學子能夠適應(yīng)多元文化的社會環(huán)境,具備包容性思維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推動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共同構(gòu)建和諧、包容的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