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一場優(yōu)雅的告別”
新學期第一次導師會,董艷菊主任送給了在座每一個老師這句看似簡單卻回味無窮的話。在這個“后物質時代”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生涯適應力到底是什么,如何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壓力。9.26日導師會上,大家通過真實案例理解了“優(yōu)雅告別”的深刻內涵。
“對學生的焦慮其實是來自于對未來的不可控和愛”,在平時和學生、家長的交往中,焦慮的情緒其實非常普遍,作為導師我們首先得理解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尤其是換位思考后的融入、穩(wěn)定和引導。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董主任帶來了一箱子生雞蛋,讓大家嘗試在桌面上將雞蛋立起來。
在座的老師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地用各種方式讓滾圓的雞蛋在桌面上站住腳跟,有的老師使勁搖晃雞蛋,有的則在各種平面上進行摩擦嘗試,大家屏氣凝神,最終一些老師成功將生雞蛋立了起來。
“其實,大家剛才不斷嘗試立雞蛋的過程,就像是心理溝通的變化過程”,心理系統的重建需要我們能具備不論面對什么情況,都能抗壓抗挫,平靜理解地接納和融入。
青少年的生涯適應力,會讓學生們在學業(yè)和工作上更加積極向上地面對未來情況,這需要學生的生涯適應力。“生涯適應力”是指個人對可預測的生涯任務、所參與的生涯角色與面對生涯改變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預測之生涯問題的準備程度。
從本學期開始,國際部導師推行積分學習卡的使用,大家需要在一學期內參加校內外培訓或自主在線培訓,和導生參與義工等活動加強導師的綜合素養(yǎng)。讓我們期待本學期導師的沉淀成長。
①特別聲明:本站點注明為"原創(chuàng)"的文章,版權均屬國際教育在線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創(chuàng)”的文章,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聯系郵箱:85861739@qq.com